“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走进惠和石文化园,带达人们体验“石头上绣花”

海西 更新于:2025-10-28 13:37
  • 观实析理

    达人们走进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体验“石头上绣花”的神奇技艺。

    晨报记者 王温萍 万翠

    在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一场名为“石上绣花”的非遗体验正悄然掀起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近日,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百传计划”组织了14名KOL达人走进厦门惠和石文化园,开启了一场与石头“对话”的奇妙旅程。他们拿起钢錾,在漆黑如镜的石板上体验“石头上绣花”的神奇技艺。通过文旅融合、社区参与青春化表达,国家级非遗惠和影雕这门传承300年的技艺真正“活”在当下、走进生活、链接未来。

    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是“2025年厦门市民文化汇”活动之一,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为主题,通过2个非遗景区和6个非遗工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非遗生态圈: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和弘晏庄木偶艺术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思明蔡氏漆线雕、湖里惠和影雕、集美闽南造像、海沧传统香道、同安锡雕、翔安黄加面线则让非遗技艺得以活态传承。

    2025年厦门“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以惠和影雕为缩影,通过“百传计划”让非遗成为有根脉、有烟火气的文化力量,助力打造厦门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这,正是非遗“年轻态”的真正意义——让传统活在当下,让年轻人看见未来。

    从点到面

    黑白之间的匠心温度

    区别于其他非遗项目的绚烂多彩,惠和影雕以墨黑石板为底,以点凿轻重为墨,在极致简约中展现丰富层次。惠和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李雅华俯身石案,执錾轻点,向达人们演示影雕创作过程,“叮叮咚咚”的敲击声仿佛穿越300年的时空回响。“没想到石头也能传递如此细腻的情感,”一名文化博主在体验后感慨道。

    “影雕不只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的传递。”李雅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市文旅局推动下,“非遗在社区”这场达人体验活动通过“线上传播+线下体验”的双向赋能,让影雕技艺以更当代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短视频平台上的影雕创作过程,收获了年轻群体的热烈关注,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想亲自试试这门‘冷酷又温柔’的技艺”。

    从传承到传播

    非遗教育的青春实践

    “非遗不能只靠情怀,还要有可持续的生命力。”李雅华说。近年来,她推动“非遗+就业”,为城乡妇女、退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帮助数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非遗+社区”,走进厦门多个街道开展公益课程,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魅力。

    在市文旅局指导下,惠和石文化园创新推出“影雕新生计划”,通过工具轻量化、题材时尚化、体验互动化,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非遗内涵。据统计,这里每年吸引超10万名青少年参与体验,成为厦门非遗教育的重要阵地。

    构建融合空间

    推动非遗走向国际舞台

    作为“非遗在社区”的典范,在坚守技艺本源的同时,惠和石文化园更注重非遗的当代转化与社会赋能。园区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构建集传习中心、书院、美学空间、博物馆于一体的文理融合空间,让影雕艺术融入家居、文创乃至疗愈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还以非遗为桥梁,主动走向国际舞台,通过“惠和影雕美国特展”“日本大阪世博会”等国际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