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郑苜玲指导孩子写楷书。
晨报记者 叶子申蝉鸣一片的夏季,鹭岛涌动着文化惠民的热潮。记者了解到,刚刚过去的6月,全市5个“文联服务点”联动发力,密集开展13场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从传统文化到非遗技艺展示,再到音乐歌唱指导,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为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基层,走进千家万户。传统文化课堂滋养心灵提升素养在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精彩纷呈。湖里区作家协会会员陈冬梅带来《增广贤文》阅读与实践课程。她通过逐句解读原文,引入大量历史故事和生活实例,帮助居民深入理解经典文集的内涵,并鼓励学员分享感悟。经过三次的学习,学员们对《增广贤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将把传统文化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此同时,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郑苜玲在“文联服务点” 开展《楷书快写集训》系列课程。课程以“精准强化、组合提效”为核心,针对楷书笔画进行专项训练,帮助学员攻克楷书快写难点,实现书写效率与规范度的双重提升。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进才授课的《中国结编制入门》,向居民展示了中国结的多样形态,并现场教授五角星中国结编织技法,让居民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传统手工艺的精妙。非遗技艺传承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除了传统文化课程,非遗技艺展示与教学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金安社区,戏曲盔头技艺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带来非遗绒条制作《清廉“青莲”》课程。活动中,她将绒条工艺与廉洁文化相结合,指导学员制作莲花等廉洁主题手工艺品,为社区居民带来沉浸式廉洁文化教育体验。在前埔北社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陈宝珍的《市花三角梅衍纸画》课程,指导居民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让大家领略了衍纸画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闽南拼布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许嫣红则带领观众认识闽南拼布和珠绣的起源发展,让大家深入了解拼布技艺在生活中的应用,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在厦门市爱心护理院,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魏良河带来《正确歌唱,快乐歌唱》课程,指导老人们排练《送别》《友谊地久天长》等经典曲目。老人们热情高涨,表现力和默契度显著提升,在学习科学发声方法的同时,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温暖与欢乐。厦门市文联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文化进万家”活动,通过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厦门的各个角落,让广大市民在炎热的六月尽享文化盛宴,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举报